星期三, 4月 10, 2024

東京都預選的不公平感 (2024)

 收到海外劍道人發來的圖文,現轉發予讀者一閱了解。





只有勝敗決定人的優劣的劍道界沒有未來。 如果可以普及傳達"劍道德性"的指導,讓人感受到劍道的厚重感的指導,劍道人就可以每個人都成為勝者。 

東京都預選的不公平感 
在上一期中,我原本打算繼續討論「對決的五條」的第二條,但是,我收到了我的學生的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所以我決定馬上改變主題。 

我從我的學生那裡收到的是,今年的全日本錦標賽東京都預選賽的錄影。 問題是,“您對警視廳的竹之內佑也選手和國士館大學的安藤翔選手的比賽有什麼看法?

” 竹之內選手贏得了那場比賽,並獲得了參加全日本的資格,而安藤選手未能獲得參賽資格。 兩位日本頂尖選手的比賽是一場頑強的戰鬥,最後安藤選手在竹之內選手的手法瓦解後跳入小手得到一面旗幟,緊接著竹之內選手的面部得到兩面旗幟,比賽在旗幟破裂的情況下結束。 我可以想像的是,安藤選手的心靈創傷可能非常深重。 安藤選手不僅如此,比賽中的選手們的心靈創傷可能沒有得到足夠的照顧,這也是我從發送來的錄像中得到的印象。 那就是,在應該公正的比賽中,竹之內選手所屬的警視廳的人擔任了裁判。 在同樣的情況下,國士館的指導者不會擔任裁判 如果國士館的指導者有多人擔任裁判,我認為警視廳的人會抱怨。 

在學生聯合會的比賽中,如果自己指導的大學進行比賽,不能擔任裁判,如果擔任,會受到強烈的批評。 以前可能有人說“只有警視廳的老師是高段者”,但現在的時代,包括八段在內,不論哪個行業都有許多高段者。 從根本上說,半個世紀前,當我在國士館大學三年級時,當我在東京都預選賽中與警視廳的千葉仁先生對戰併失利時 裁判中有多人是警視廳的老師。 第二年,當千葉先生和我在同樣的情況下開始對戰時,裁判長堀口清先生讓警視廳的老師下來,讓教員、實業團體、警察的人們擔任裁判。 結果,我在國士館大學四年級時參加了全日本錦標賽。

我在去年11月的這個系列中已經詳細記錄了這個故事,但是,關鍵是堀口先生當時試圖消除不公平感,採取了適當的措施,但這只是一次性的,之後沒有人質疑,直到現在。 即使有不公平的判決,劍道界的人們不能大聲疾呼,這是他們的弱點,從國體比賽中地 方最愛的判決長期得以通過,劍道可能會落後於其他領域,我感到危機感。 

“在官方比賽中,選手和同一所屬的人不能擔任裁判”,這在現在的時代應該是顯然的。 全日本劍道聯盟的會長和副會長現在都是尊重公平的教育家,所以我覺得這一點很光明。 

像這次旗幟2-1破裂的情況,大部分的體育項目已經引入的影片裁定係統肯定會發揮作用。 如果沒有誤判,選手可以自由自在的比賽,直接對戰也會更容易。 所有的體育項目都在努力提高技術水平,並推動建立能與世界對抗的環境。 只有劍道可能會因為做無謂的顧慮而變得落後。


馬場欽司先生 撰

星期六, 4月 06, 2024

何解究和何時起日本劍道在打中段構者之左手不算有效部位?



何解究和何時起日本劍道在打中段構者之左手不算有效部位?

有高人能找出答案嗎?

看來很多劍道人都不知道原因。


*昔日是有效的,看圖。|高野茂義先生手稿


而且,古流劍法中亦含大量斬切大段構者之左手的招式和步法。


稽古心得集|高野茂義先生手稿

 




稽古心得集 高野茂義先生手稿    鄭延文譯         

2009/7/24 ET

譯者注:要以「禪學」的概念,閱讀本篇教條。

 

  • 1、對於初學者,動作要大,時間要短,全力以赴的「稽古」。

  • 2、姿勢、態度要正確。「出場」行禮的「順序」要正確。

  • 3、劍道要緊的是「姿勢」。姿態「惡劣」的話,就不是「劍道」。

  • 4、中段姿勢:兩腳「姆指」不可「向外斜出」,此種姿勢的人,無論從事多久「努力」的「稽古」,也不會進步。

  • 5、握持「竹劍」時,左手的拇指,一定要:向著「地面」。

  • 6、中段持姿(構):左手是在「肚臍」的高度「略前1個拳頭」的位置。右手只是「附加的握持」,只有在「擊出」剎那間用力而已,隨後就立即放鬆。左手則須「經常的握緊」。擊到「面」時,不可將竹劍「橫擱」的壓住對方肩頭。恢復「中段持姿(構)」並展示「殘心(餘勢)」。如果:右手「經常出力」的握緊,無法成為「高手的擊出」。

  • 7、有些人,「站立」起來時,就「身體會略偏向右斜」,最差勁的是,這將會使「劍尖軟弱」無力。要抱持:「腳姆指有向前邁出」的意念,即可。

  • 8、前腳邁出後,後腳一定要立即「前靠」。後腳退後,前腳立即「拉靠」。

  • 9、近距離(近間)的「擊打」,不是好的「稽古」。

  • 10、盡量的以「遠距離」擊出才是。

  • 11、對於初學者,只讓其學習「面、手」的擊出就可。「胴」、「刺」的技能,以後會自然的習得(體會到)。

  • 12、要有攻逼心,要抱著:「擊出」而的心態。不是「為而擊出」。

  • 13、出右腳擊「面」時,右腳只是「滑著」地面前送,不是「踩踐」地板。

  • 14、前腳不宜太「踩踐」式的踏進。應該是與地板平面「滑送」的前進。

  • 15、撥開對方的「劍尖」離開自己,才「擊出」之。

  • 16、對方的「剛出頭」或「退後」以外,不是「擊刺」的「好時機」。對方的「瞬出手」,給予一擊,雖然很輕,會是有效的「1擊」。

  • 17、達到相當「上乘(高格)」的程度時,運腳法要多「思考、研究」。前腳出去,後腳一定要跟進。分解動作是:「擊」到之同時「右腳」亦到。

  • 18、對方如有「空隙」,劍尖下放,隨即逼進攻其「拳頭」。對方在「驚嚇」之時,更「逼進」並同時「擊」之,或「刺」之。

  • 19、劍尖下降,慾「攻」之際,不可同時「腰」也彎下。應該是:約送出半步的心態,對方如果「退卻」的話,立即擊出「面」部。(由逼攻其「右拳」而「刺」其也可)。

  • 20、因要去除「肩胛」的不良用力而須「基立開始」(切返)。肩膀不要高抬,兩手輕鬆的高舉頭頂(從兩臂間能看到對方的喉部即可)。由此開始,要劈開對方的「頭顱」似的,斜下擊到對方的「面部第3支鐵桿」上方。竹劍不可作「水平方向」的揮打。將劍尖抬舉到幾乎要碰到背脊是不對的,這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的愚蠢知識。又:受方是以「承接對方力道的柔力」受(擋)擊。絕不是「蠻力」的讓對方的「竹劍反彈」的勁道抵擋。要讓對方盡可能的前進而「接擋」,無法再退時,迴轉的再「承接」亦可。讓對方操到體力儘失,最疲勞時,再讓他擊「面」。這最後的「面」,要以「一刀一足」的距離,用竹劍的「有效擊刺部位」正確的擊「面」。此支「面」很有用,也是比賽時要擊出的一支「面」。

  • 21、擊出「失效」,就「慷慨的」讓對方「擊」吧。要有被「刺」的危機感,而完成本次的「稽古」。

  • 22、要注意「距離間合」從事「稽古」。一定要以「先」的意念擊出。只要有機會,不管「擊不擊到」,或「不充分」,都要認真的「稽古」。

  • 23、對方的「剛起頭」擊來,要儘量的「小動作」回擊出。

  • 24、想要「擊出」時,才「擊出」,是最遭的「慢」。不想擊出時,須以「立即的擊出」才是對的。

  • 25、擊出時,好像「右手押入似」的,「右腳、腹部與手腕」都要完全「一致」的配合「擊出」,才是有效的「1支」。

  • 26、近身的衝撞(體當Tai A TaRi),是要將對方的手臂「向上推押」似的「衝撞」才對,不是「衝」其身體(對方不知,才會被)。

  • 27、以「三角形」的持姿(構)(譯者註:鬆本敏夫著劍理詳述5節有解說),利用對方「預備擊出」之時,回擊之。要抱著:「無論如何」都是「先先其先」的態度,不管有多艱難,「堅持」到底的「把持(構)」著,才不吃虧。即使對方「擊來」,也會是「不充分」的一支。

  • 28、對方「擊來」時,不必理會,不可崩塌,反而更逼進一步。將自己的劍尖更向對方的「中心」直入。即使被「回擊」,也無法被「正確擊到」。所以無「被擊」的感受。

  • 29、擊出「面」後,「決對」不可再將「雙手、竹劍」「向上高舉」,自己以為是殘心展現。應該要保持擊到「最後姿勢」,才是:「殘心」。

  • 30、對方擊來時,不要橫向的揮撥,要「擦擊」式的抬高後,隨即回擊之。

  • 31、「退擊面」擊出後,不可「立即」將劍(雙臂)「高舉」到「頭上」。

  • 32、擊出「手部」時,上身不可「向左偏」斜,要「保持直立」的姿勢。

  • 33、擊出「右手」要以「竹劍的擊刺部物打」擊到。擊「左手」是用「竹劍的較中段」擊之。要擊「面」時,必須「抬高到」頭頂「正上方」擊出。不可橫向的揮擊。擊到「甲手」後,不可將雙臂「抬高、拉回」。

  • 34、在退後擊「甲手」時,「丹田」不用力的擊到,不被計「有效甲手」。

  • 35、對方「刺」來時,不要「退避」,更應「向前」逼進。

  • 36、擊出「右胴」時,一定要「展示殘心」,並要偏回頭「注視」「對方」。

  • 37、將對方的竹劍「押(制)下」時,立即「擊出」。如被對方「回押」,則轉從「左(WuRa)側」擊出之。

  • 38、對方「擊面」來時,在快「擊到」前的瞬間,對方的手臂「最伸直」時,擋架開之同時「反擊胴」。也以此要領:左後開腳,退擊「手部」。

  • 39、在與對方的「劍尖」略為交到時,須將之輕輕的撥離自己的中心線,再予抬臂「小動作」的擊出「面」部。

  • 40、不宜從「左(WuRa”)側」強力的撥開對方的竹劍。要從「正(右)邊」輕「押制」對方的劍,自己的劍尖不可「脫離」對方的「中心」才對。

  • 41、要攻入對方時,自己的竹劍從對方「劍」的下方轉過,將對方的竹劍「纏抵」著逼進,再擊出「面」部。對方如要回擊「我的手部」時,手臂要立即而確實的伸直,就不會是:有效的「1支」甲手

  • 42、不可「死握緊」的高舉「上段」持姿(構)。在「擊到」的「瞬間」,就要「確實」的「握緊」。

  • 43、對方「上段」,我「中段」時,「手部」是由竹劍「圍護」著的。「左手」要以「劍鍔」作防備的概念,立即「上前」一步,可防被「擊」到。

  • 44、對方「上段」擊來時,兩手抬高會被「擊到」。所以「右手」要用「劍尖」圍繞似的要領「待機」後「回手」。

  • 45、舉持「上段」時。「後退」或「等待被擊」,都是「敗」主因。

  • 46、互為「上段」,對方擊「手」過來時,上身更須挺直,兩手「不可退縮」,要用腳「退移」,隨即「向前」邁出,逼進「擊」出之。

  • 47、在極度「疲憊」時,不可用「口腔」呼吸、換氣。這會流失全部儲存在「丹田」的「氣力」。一定要「閉嘴」,用「鼻孔」「丹田」呼吸才好。

  • 48、不要認為「自己很利害」。若有錯失,乃要有「氣慨」認定「對方」也是很「利害」的崇敬心態,進行「稽古」。

  • 49、「看」有兩種:12是「用眼睛」看。是用「心(慨念)」看。:所看的範圍「小」,錯失會「多」。:其「綜合景」大,可看出對方「未發動」的意圖。這在現實社會裡,也有很大的助益。如能觀、見「一致」,在劍道的運用下,會相當有效益、進展。


以上。提綱:
擊技為先.攻入.待機.不猶豫.確實的判斷.有決定性.全力以赴.剁(切)擊(不是點到就提起的擊到).殘心.

星期二, 3月 19, 2024

電光影裡斬春風

 


電影春風   懂解嗎? 🙂 


中國南宋的無學祖元禪師,是日本鎌倉圓覺寺的開山祖師,他在還沒有東渡日本之時,曾經駐錫於浙江台州真如寺。
 
 當時,南宋朝廷已經面臨危急存亡之秋了。元軍大舉南侵,逼近台州,無學祖元禪師於是避亂於溫州雁蕩山能仁寺。不久,元軍又攻進溫州,所到之處無不是八方狼煙,百姓慌忙地四處逃竄。
 
 一天,大批的元軍蜂擁衝進能仁寺,寺裡的僧眾早已避難他方,只剩無學祖元禪師一個人留下,獨坐在禪堂裡頭。元軍看到無學祖元孤身一人,即刻俐落地拔刀架在無學祖元禪師的脖子上,可是他仍然動也不動地閉目端坐,泰然自若。 

 「和尚!你不怕嗎?」元軍的首領對著無學祖元禪師大喝。 

 無學祖元禪師張開眼睛,看了看眼前這一群粗獷兇惡的元軍,從容不迫地說了一首偈子:

 乾坤無地卓孤筇,且喜人空法亦空; 
 珍重大元三尺劍,電光影裡斬春風。 

 原本殺氣騰騰的元軍,被無學祖元禪師這股沉著中見氣魄的道風所震懾住,不但不敢殺他,甚至還向禪師深深作揖,之後便默默地離開了寺院。 

 後來,無學祖元禪師應日本之邀,東渡弘法。 

 養心法語 無學祖元禪師這首偈語的意思是,對一個修禪的人而言,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即使被對方一劍了結自己的生命,也只如利劍砍春風一樣而已。 

 人最珍惜的就是生命,當生命面臨危險的時候,一般都是倉惶失措、驚恐不已。

但是一個有修行的人,好比日本的快川禪師,在敵人以大火焚燒他的寺院之時,他問大家:在大火中怎樣轉法輪?就在大家面面相覷不知如何回答的時候,快川禪師說了:「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 

 如果我們能把內心的恐懼放在一邊,置生死於度外,這樣的定力更遠勝於刀劍的威嚇,所以元軍在無學祖元禪師威武不能屈的情況下,當然只有棄劍頂禮了。 

熨過的劍道頭巾

 


用熨過的劍道頭巾是不一樣的;若親手熨則更有另一種感覺,一個「過程」,才是觸摸到的修行。我第一次見到一抽屜熨好的純藍色(染)劍道頭巾 (全縫紉了兩邊不會散線很講究),是在東京劍道場二樓中,是舘長自用的,而道場是沒有幫佣的,已故先生獨居。(其後,晚年已有內弟子幫其熨了)






星期日, 3月 17, 2024

慢慢在電影世界中,哥斯拉 亦邪亦正

 


〈哥斯拉 1.0 〉
沉淪的經濟就如怪獸 哥斯拉,依靠政府那班官僚是無用的,靠人民的團結才是良藥。 

隻音樂真係好正。日本武者精神所在 (不是 武士(侍)!明就明,唔明就唔明吧!而慢慢在電影世界中,哥斯拉 亦邪亦正,一切曖昧神髓在此。





哥斯拉1.0  攞奧斯卡,很多地方卻不上畫,聞因設定男主角是前神風敢死隊。。。似乎一切被扭曲了。。。欲了解此段歷史,推介閱此本書 「被扭曲的櫻花」。





星期一, 3月 11, 2024

負けました 切返 お願いします

 


當稽古時身體出狀況,或太累,或跟對手打得太久已足夠時。你可以說「負けました 切返 お願いします。」那便以一轉切返結束這次稽古,是禮數做法。

而跟高段先生求道稽古時,有時先生久久不停,而你身體出狀況,或太累,亦是可如此說,然後切返,結束此場稽古。

發音

負けました 切返 お願いします



 

日本劍道是有法度和穿上防具保護下進行竹刀比試,不是拿竹刀原地如斬蓆般揮擊斬劈對手,這很危險。

 


日本劍道是有法度和穿上防具保護下進行竹刀比試,不是拿竹刀當武士刀的斬蓆技。但有部份劍痴是不了解的,就算習了多年劍道依然不懂稽古的法度。

劍道中你進行攻打,有一擊,有連擊,但沒有原地揮竹刀連續斬劈對手,這屬惡意斬擊,已犯規。

而向前打擊時跟對手體碰不能衝體,便使出引技即退擊技,但也不是站原地來猛斬擊對手的面,這會令對手會頸椎受傷的,力度愈猛,愈危險。

至於打擊對手,被對手的竹刀頂住面甲突(喉位)部或胴甲胸部時,這意味此擊已被對手所制,是沒有效的,應該謹慎地守中線後退回到站構,準備第二個回合對峙狀態,而不是被頂住後去想法打落對手竹刀和狂颷原地斬對手的打擊部位,這根本無法有一本,只是「抽水」式打擊或宣洩,絕對無品,也是危險的做法。

剌要有法度,何時剌是高級技巧,但對手狂衝撲前就不要去剌,這會有危險的做法。

最後,要去了解劍道防具的意義,只是一層防護,但設計上不是是予人揮竹刀木刀當真刀互劈,這力度防具是受不了的。若要真格鬥,穿金屬盔甲吧!劍道防具不是設計予如此使用的。之所以有嚴格的指定打擊部位。唔明,請看規例,要多點去參考關於日本劍道的演化資料。

至於竹刀頻頻爆裂者,必須檢討汝的打擊力度和認知,實際上而陷錯誤理解。

碰上此類劍道人,你絕對要在保護自己安全大前題下,道明原因,拒絕再稽古,段位亦不代表一切,因此種行為已犯規。

何解日本劍道要強調「文武不岐」;記得著名電影〈臥虎藏龍〉中的一個⻆色 - 碧眼狐狸的故事嗎? 一定要識字懂看書,這才能完備一個武道家,否則不妙!